首页范文合集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平等”

文档

4378

关注

38

好评

454
DOCX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平等”

阅读 983 下载 2 大小 30.26 KB 总页数 4 页 2024-01-11 分享
价格:¥ 1.20 VIP享免费下载特权
下载文档
/ 4
全屏查看
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剩余 3 页未读,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需完整阅读或下载请先购买文档
1、本文档共计 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平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建构的焦点之一,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马克思学说的核心价值追求。通过对资本主义平等问题的批判和揭露,马克思找到了一条走向真正平等的现实道路。一些人把资产阶级价值观中所谓的平等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相混淆,从而抹杀了平等问题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因此,我们必须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概念,从理论上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平等具有历史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定义:“平等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个观念的形成,需要全部以往的历史,因此它不是自古以来就作为真理而存在的。”唯物史观认为,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的空洞概念,而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始终与生产方式发展密切相连。平等观的具体内容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
返回顶部
点击QQ咨询
开通会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