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合集【写材料用典】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天一科技

文档

5256

关注

24

好评

247
DOCX

【写材料用典】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阅读 871 下载 17 大小 19.18 KB 总页数 3 页 2025-09-09 分享
价格:¥ 0.90 VIP享免费下载特权
下载文档
/ 3
全屏查看
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剩余 2 页未读,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需完整阅读或下载请先购买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例文】“无心者公,无我者明。”无心即不掺加个人私心杂念,站在公义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官德人品。由此,才能将“去私存公”视为为政的根本。(中国纪检监察报《无心者公 无我者明》)【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处事类》,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无心者公,无我者明。【释义】意思是,没有成见的人,对人对事公正;没有私心的人,做人做事清正廉明。【赏析】古人讲,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自古以来,公私分明就是贤士大夫所推崇的人格修养和为官道德。“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为政的根本在于公正,公正的前提在于“无心”,在于“去私”,先把自己心中的主观成见排除,不让私见偏见损害自己的心性,不以个人好恶去评判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至于出现“以邪损正、以私害公”的情况。《晋书》记载,西晋开国元勋羊祜,“其嘉谋谠......
返回顶部
点击QQ咨询
开通会员
返回顶部